1.實地考察
就是一個小版的"4S店"
李樂的店守著一條二級馬路,門前停車方便,店內裝修得干凈整潔。店面有260多平方米,共劃分出4個車位、一個大型展示柜和一個顧客休息區。在大型展示柜里,擺放著各類知名品牌的裝飾品和相關配件。經過培訓的服務人員還會為車主講解正品原廠配件與仿件的相關知識。
在顧客休息區,有免費的的礦泉水供應,電腦、雜志、報紙一應俱全,加上全天的冷氣開放。不怪許多車主坦言,李樂的店就是一個小版的"4S店","就算待上一天也不會覺得鬧心"。
2.經營心得
價格和服務,兩個主抓點
按照業內慣例,汽車美容店會根據投資額分為三個規模:小規模的裝飾店,只需投入3萬到5萬元,店內出售的也僅是些簡單的汽車裝飾品或鑰匙扣、汽車靠枕等小物件;中型美容店則需投入8萬到20萬元,面積相應要在200平方米以上,能承接無塵貼膜、汽車裝甲等專業美容項目;大型汽車美容店則要投入30萬元以上,可承接汽車美容、保養、售后維修等復雜項目。
3.李樂說,投資額的門檻劃分,注定了投資回報的不同。但為了把風險降到最低,李樂把價位和服務當成兩個重點來抓,"我的服務人員都曾在4S店供職過,對車輛的保養和專業技術都有著相當程度的了解,有了他們,無形中為我的事業上了雙保險。"
4.馬上算賬
投入20多萬,14個月回本
李樂的汽車美容店定位在中高端,因此前期的投入在20多萬元,其中店鋪租金每月為8000元,店面裝修、貨柜、家具等各類雜項采買,共支出4萬元,首批進貨投入5萬元,人工費6萬元。第一年共計投入25.2萬元
目前,店內每月能接待車輛30余次,以每次平均消費3000元左右計算,一個月的營業額能達到9萬元。但因為剛開業時,店的知名度不夠,前半年里,每月的營業額只有10000元左右。經過不斷的宣傳和改進,半年后,汽車美容店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直到第14個月,汽車美容店全部收回成本。
5.經營點撥
營造"便宜有好貨"印象
一般的有車族,大多習慣去4S店為車輛進行維修美容,原因很簡單:"多花點錢能圖個放心"。殊不知,這一個"不差錢",就讓養車成本高出了30-40%。李樂說,新車一般都要貼膜,就拿市場上最常見的美國來寶品牌的車膜舉例,在4S店全車貼下來要5000元;而在他的店里"3500元足夠了"。同樣的產品價格相差1500元,因此,到他店里消費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為了讓走進店內的車主安心,李樂還想到了實行"流程透明化"的服務方式。當顧客上門時,接待人員要為顧客進行專業的解答和咨詢,推薦客戶使用適合的汽車配件或飾品,并對車輛的大致情況做以初步分析。當顧客決定要在店內維修美容時,還要及時記錄汽車目前的狀態以及客戶對汽車配件的要求,做到整個過程規范化、公開化。
6.風險提示
不要輕易"定位"客戶
店做久了,李樂發現,但口碑和服務同樣重要。服務人員看人下菜碟的行為,是企業素質和文化低劣的生動體現,更讓老板丟失了顏面,企業失去了形象。所以,對于擬創業者和同行,李樂最大的建議和提醒就是不要輕易定位客戶,因為目前,該行業競爭還是十分激烈的,車主間的口碑相傳很重要,如果盲目定位客戶,細分市場,將會慢慢失去人氣和生意。